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來去如風的蕁麻疹


你是否常常全身長滿了一顆顆的紅疹突起,又紅又腫,且搔癢難耐呢?

沒錯,你可能得到「蕁麻疹」了。在中醫上又稱作「癮疹」、「鬼飯疙瘩」、「風疹塊」,民間則俗稱「起清膜」。

那什麼是蕁麻疹呢?它其實是一種與免疫相關的過敏反應,由於皮膚組織內的肥大細胞過度敏感,而導致發炎物質的釋放所產生的一種發炎反應。


依疾病反覆發作的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大類,可用「六週」作為兩者的分界點。

病因

蕁麻疹其造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過敏原」(如:某些食物、藥物、化妝品接觸、塵螨、動物叮咬…等等);另外像是「物理性」的刺激也可能是造成的原因之一(例如:光照、冷、熱、皮膚劃痕…等等);除此之外,由於現代人生活壓力緊張,「情緒壓力」也常常是好發的危險因子需多留意。

下方附上李醫師精心繪製的「蕁麻疹」病因病機圖和臨床心得體悟(有需要的朋友也請不要忘了註明出處喔,感恩^^)


中醫臨床體悟

在這裡為大家總結一下自己對於蕁麻疹的一些中醫觀點提供大家參考:

  1. 蕁麻疹常常發無定處,這符合中醫「風邪善行而數變」的特性。疹子特性(鮮紅、淡紅、暗紅)也需要做鑑別,其代表的涵義(熱、寒、瘀)分屬不同。
  2. 因風寒、風熱造成的蕁麻疹,常用風團的顏色作鑑別,認為色偏白為風寒,色紅為風熱,但臨床上觀察大部分仍以紅色居多,故用顏色比較難做寒熱區別。如果想要區分寒熱的話,可進一步問病人在何種情況下(例如:吹風吹冷氣加重,或流汗時加重…等等)病情會加重和緩解。
  3. 古人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這個想法也可用在蕁麻疹上面,對應到現代醫學對於蕁麻疹的病因病機,肥大細胞釋出介質,引發血管擴張及通透性的改變,釋出發炎因子到組織間導致紅腫癢的發生,這與中醫的「脈絡」和「」是有關的。
  4. 中醫的風可以分為「外風」和「內風」兩種。外風是屬外來的,內風則可由血燥生風、血虛生風、熱極生風、熱盛生風、肝血不足造成肝風內動、氣鬱化熱生風…等等所形成。
  5. 風為百病之長可與其他外邪(寒、熱、濕邪)合而為病,變成風寒、風熱、風濕或風濕熱…等等,這可對應到西醫的「感染」。
  6. 內因(情志、免疫、內部感染…)造成的蕁麻疹,可歸在中醫「氣血」這部分(氣虛、氣滯、血虛、血熱、血瘀、脾胃濕熱,或陰虛內熱…),加上外在刺激而被誘發。慢性蕁麻疹複雜性是高的,常結合內因和外因,治療上並不容易。
  7. 當蕁麻疹血管通透性改變,內容物跑出血管,這些病理產物則可視為中醫的「水濕痰飲」或「血瘀」,治療上可以利濕、活血化瘀。
  8. 另外蕁麻疹發病部位在中醫上可歸屬於「營衛」的部分,古書常會寫營衛失調或氣血失調,治療上則會調和營衛。
  9. 慢性蕁麻疹也是中醫比較常遇到的,常屬於不明原因的部分。壓力所以引起的蕁麻疹在中醫上歸屬於「情志」這個範疇。
  10.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稟賦不耐」的問題也必須要考慮進去,常常病人用完上述祛風解表、清熱利濕的藥,發炎的問題暫時解決了,日後卻依然反覆發作,這是由於只處理到表面的「標症」,而真正的問題其實「魔鬼藏在細節中」,也就是病人除了有浮滑或浮弦…等發炎、免疫亢進的脈象外,在其他部位(肺脈、脾脈、肝脈、腎脈…)的脈象一定有出現異常(過與不及之非平人脈象),因此還必須要同步解決其他問題才是治療的根本之道。



日常生活衛教


  1. 找尋和除去發病原因或可疑的誘發因素,如因服食某種食物、藥物引起的,應予禁忌。
  2. 忌食辛辣動風之品以及刺激性食物,例如海鮮、鴨、牛、羊肉,蔥、酒、咖啡、麻辣鍋等等。並避免食用中醫所謂「發物」,如香菇、筍、芒果、鴨肉等,以免誘發體內過敏反應。
  3. 屬於寒性風疹則應避免寒涼生冷之品,避免汗出受風或露臥乘涼情況,且平時需要留意氣溫變化,自我調攝寒溫,加強體育鍛鍊。
  4. 避免搔抓,生活作息上應保持規律正常,減少情緒上壓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中秋該如何聰明吃「柚子」!!

中秋節即將到來,相信大家都會吃柚子來應景XD 那你知道柚子該如何吃?如何吃讓身體輕鬆且零負擔? 以中醫角度來看,柚子 味甘酸、性寒 , 具有 理氣化痰、潤肺清腸、生津止渴、健脾開胃消食、解酒除煩 ...等功效。 好處: 1. 膳食纖維 可以助消化,當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