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中秋該如何聰明吃「柚子」!!


中秋節即將到來,相信大家都會吃柚子來應景XD
那你知道柚子該如何吃?如何吃讓身體輕鬆且零負擔?

以中醫角度來看,柚子味甘酸、性寒
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生津止渴、健脾開胃消食、解酒除煩...等功效。

好處:

1. 膳食纖維可以助消化,當我們吃完油膩的食物,吃些柚子可以幫助腸胃蠕動。
2. 豐富的維生素C、果膠以及類胰島素...等成分,故有降血糖、降血脂、減肥保健等功效。
3. 易上火,容易嘴乾、口破、便秘的人,吃柚子可幫忙退火,清除體內的熱

壞處:

因為柚子精油成分含量高,對腸胃黏膜刺激較大。若過量食用,容易造成腸胃脹氣、不停排氣、拉肚子。

解決之道:

1. 吃柚子前可先吃些熟食墊腸胃,減緩柚子對腸胃的刺激性。
2. 白天吃比晚上吃更好,讓腸胃道晚上可以好好休息。


禁忌:

1. 體質虛寒的人及易拉肚子者不宜多吃。因柚子性寒,容易讓身體更寒;且柚子有清腸胃效果,脾虛泄瀉的人吃了會腹瀉更嚴重。

2.有胃潰瘍及胃食道逆流的人應避免食用。因柚子含精油易加重腸胃刺激,吃完反而會更不舒服。

3. 不與其他藥物同服。因柚子含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與某些藥品起交互作用造成毒性,如降血脂藥(statin類)、降血壓藥(鈣離子阻斷劑)、鎮靜安眠藥、免疫抑制劑、抗癲癇藥...等。(圖片來源: 藥害救濟基金會)

4. 服避孕藥的女性應忌食。因柚子會阻礙女性對避孕藥的吸收。



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

男人最怕的事~腎虧


Q : 相信大家都曾聽過「腎虧」(腎虛)這個詞,

那你知道中醫講的「腎虛」還可以分腎陰虛、腎陽虛和腎氣虛嗎?

而且這也不是男人的專利喔!!!


A : 我們的五臟六腑皆有陰、陽,而"陰、陽"共同可以化氣。

用個簡單的比喻,當一台蒸氣火車在鐵軌上快速奔馳,代表著其功能正常;如同腎氣充足使我們身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起到正常氣化作用,將精血津液等物質轉化成一種能量,使身體的生命活動可以正常地運作。

反之亦然,當蒸氣火車跑不動時,代表其蒸氣不夠;如同腎的功能出問題,此時可能 :

  1. 水不夠,火太強-表示「腎陰不足」,表現出熱象,此時水很快就燒乾了,這時候就要趕快加水(滋補腎陰)。
  2. 火不夠,水無法沸騰-表示「腎陽不足」,表現出寒象。那我們就要添柴加大火力(溫補腎陽)。
  3. 水與火都不夠,產生一種低度的平衡狀態-如同腎陰、腎陽皆不足,無明顯的寒象或熱象,在臨床上稱之為「腎氣虛」。(此時中醫所說的腎與生殖功能泌尿功能密切相關)。


因此,當一個病人出現腰膝酸軟時,有可能是腎陰虛、腎陽虛或是腎氣虛,其鑑別點在於腎陰虛有熱象,腎陽虛有寒象,而腎氣虛則沒有特別的寒熱現象,只是腎的功能不足。

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來去如風的蕁麻疹


你是否常常全身長滿了一顆顆的紅疹突起,又紅又腫,且搔癢難耐呢?

沒錯,你可能得到「蕁麻疹」了。在中醫上又稱作「癮疹」、「鬼飯疙瘩」、「風疹塊」,民間則俗稱「起清膜」。

那什麼是蕁麻疹呢?它其實是一種與免疫相關的過敏反應,由於皮膚組織內的肥大細胞過度敏感,而導致發炎物質的釋放所產生的一種發炎反應。


依疾病反覆發作的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大類,可用「六週」作為兩者的分界點。

病因

蕁麻疹其造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過敏原」(如:某些食物、藥物、化妝品接觸、塵螨、動物叮咬…等等);另外像是「物理性」的刺激也可能是造成的原因之一(例如:光照、冷、熱、皮膚劃痕…等等);除此之外,由於現代人生活壓力緊張,「情緒壓力」也常常是好發的危險因子需多留意。

下方附上李醫師精心繪製的「蕁麻疹」病因病機圖和臨床心得體悟(有需要的朋友也請不要忘了註明出處喔,感恩^^)


中醫臨床體悟

在這裡為大家總結一下自己對於蕁麻疹的一些中醫觀點提供大家參考:

  1. 蕁麻疹常常發無定處,這符合中醫「風邪善行而數變」的特性。疹子特性(鮮紅、淡紅、暗紅)也需要做鑑別,其代表的涵義(熱、寒、瘀)分屬不同。
  2. 因風寒、風熱造成的蕁麻疹,常用風團的顏色作鑑別,認為色偏白為風寒,色紅為風熱,但臨床上觀察大部分仍以紅色居多,故用顏色比較難做寒熱區別。如果想要區分寒熱的話,可進一步問病人在何種情況下(例如:吹風吹冷氣加重,或流汗時加重…等等)病情會加重和緩解。
  3. 古人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這個想法也可用在蕁麻疹上面,對應到現代醫學對於蕁麻疹的病因病機,肥大細胞釋出介質,引發血管擴張及通透性的改變,釋出發炎因子到組織間導致紅腫癢的發生,這與中醫的「脈絡」和「」是有關的。
  4. 中醫的風可以分為「外風」和「內風」兩種。外風是屬外來的,內風則可由血燥生風、血虛生風、熱極生風、熱盛生風、肝血不足造成肝風內動、氣鬱化熱生風…等等所形成。
  5. 風為百病之長可與其他外邪(寒、熱、濕邪)合而為病,變成風寒、風熱、風濕或風濕熱…等等,這可對應到西醫的「感染」。
  6. 內因(情志、免疫、內部感染…)造成的蕁麻疹,可歸在中醫「氣血」這部分(氣虛、氣滯、血虛、血熱、血瘀、脾胃濕熱,或陰虛內熱…),加上外在刺激而被誘發。慢性蕁麻疹複雜性是高的,常結合內因和外因,治療上並不容易。
  7. 當蕁麻疹血管通透性改變,內容物跑出血管,這些病理產物則可視為中醫的「水濕痰飲」或「血瘀」,治療上可以利濕、活血化瘀。
  8. 另外蕁麻疹發病部位在中醫上可歸屬於「營衛」的部分,古書常會寫營衛失調或氣血失調,治療上則會調和營衛。
  9. 慢性蕁麻疹也是中醫比較常遇到的,常屬於不明原因的部分。壓力所以引起的蕁麻疹在中醫上歸屬於「情志」這個範疇。
  10.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稟賦不耐」的問題也必須要考慮進去,常常病人用完上述祛風解表、清熱利濕的藥,發炎的問題暫時解決了,日後卻依然反覆發作,這是由於只處理到表面的「標症」,而真正的問題其實「魔鬼藏在細節中」,也就是病人除了有浮滑或浮弦…等發炎、免疫亢進的脈象外,在其他部位(肺脈、脾脈、肝脈、腎脈…)的脈象一定有出現異常(過與不及之非平人脈象),因此還必須要同步解決其他問題才是治療的根本之道。



日常生活衛教


  1. 找尋和除去發病原因或可疑的誘發因素,如因服食某種食物、藥物引起的,應予禁忌。
  2. 忌食辛辣動風之品以及刺激性食物,例如海鮮、鴨、牛、羊肉,蔥、酒、咖啡、麻辣鍋等等。並避免食用中醫所謂「發物」,如香菇、筍、芒果、鴨肉等,以免誘發體內過敏反應。
  3. 屬於寒性風疹則應避免寒涼生冷之品,避免汗出受風或露臥乘涼情況,且平時需要留意氣溫變化,自我調攝寒溫,加強體育鍛鍊。
  4. 避免搔抓,生活作息上應保持規律正常,減少情緒上壓力。


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認識三伏貼:冬病夏治


進入了七月天,學生們開始放暑假,代表炎炎夏日的正式到來,同時這段時節也是一年一度「三伏天 」的日子。

 

Q:三伏天和三伏貼是什麼呢?

A: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熱且陽氣最旺的時節,同時也是調養人體陽氣的最佳時機。

以每年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夏至後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者合稱為「三伏  」。

今年(2020年)三伏天分別在 : 初伏(7/16)、中伏(7/27)、末伏(8/15)

(PS:儘管如此,卻不侷限此三天才能進行三伏貼,只要在月下旬~九月上旬這段炎熱時節同樣可以達到治療效果。)

三伏貼就是利用此時陽氣最旺的時刻來治療,藉由氣候的陽氣及藥物的熱度將體內的「寒邪」給排出體外,以達到冬病夏治 的效果。

★ 三伏貼:三伏天+天灸療法(一種穴位敷貼的火熱性刺激療法)
  • 常用穴位:大椎、定喘、百勞、肺俞、風門、膏肓、脾俞、腎俞等穴位。(以上穴位輪流使用)
  • 常用藥材白芥子、甘遂、細辛、延胡索、乾薑等,以上藥物具有辛溫、溫陽、逐痰、通絡..等效果。



Q:什麼樣的人適合貼三伏貼呢?

A像是喘、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性疾病,或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及容易反覆感冒、體質偏陽虛者

這些疾病多因正氣虛弱,感受風寒邪   而誘發,且好發於冬季,故又稱「冬病」。

   共同特徵:平素易手腳冰冷、容易感冒、怕風畏寒,有些人還可能伴有腸胃虛弱、容易拉肚子等表現。

使用禁忌

由於藥餅具有刺激性,故嬰幼兒(2歲前)、孕婦、急性感冒(發燒、咽喉痛…)、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皮膚容易過敏及有傷口者不宜使用。

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

中暑?陽暑?陰暑?


現在時節已步入六月,在炎炎夏日下,最容易導致「中暑」的發生了~你知道中暑其實分「陽暑」和「陰暑」兩種嗎?

陽暑 」,即一般人熟知的中暑。當長時間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高的環境下活動工作,此時 體溫調節中樞 最容易發生「熱過頭」失調,若熱氣無法藉由正常流汗排出體外,則容易引發體內生理功能的紊亂。

此類似於西醫的「熱衰竭 」,主要表現為大量出汗、口乾(渴)、頭暈眼花、胸悶心悸、疲乏、噁心…等等。

陰暑 」,則是夏季人們因為過於避暑貪涼所引起的「熱傷風 」,有內因、外因 之分。前者是因為熱後過食寒涼,後者則是熱後在外感受寒邪導致。

尤其是現代人家家戶戶使用"冷氣 ",在大熱天下頻繁進出室外及冷氣房,更容易導致陰暑的發生。陰暑在臨床上可能出現畏風(寒)、汗不出、頭悶痛、身體沉重、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

若您有出現以上症狀,記得找信賴的中醫師報到趕快接受治療喔 ! 還有平時多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也可以預防中暑的發生。

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惱人的過敏性鼻炎


相信不少人都有飽受過敏性鼻炎困擾的經驗,尤其是當空氣品質變差、季節交替時,或是日夜溫差大時,這種情況又變得更明顯。

跟據臨床統計,在台灣約每 3 到 4 人之中就有 1 人 可能患有過敏性鼻炎,且以兒童及青少年為大宗。

中醫在治療上,必須先與「感冒」做鑑別。若是反覆發作以鼻腔 為主症,且發作完有歇止,即過敏性鼻炎;相反的,若症狀持續無歇止 且 伴隨其他上呼吸道及頭面症狀 (例如:頭痛、咳嗽、喉嚨痛...等等),則可能是感冒。

在病因方面,分成內、外兩大層面,在「內 」可能因臟腑功能失調(肺、脾、腎 三臟虛損),或是與遺傳、個人先天體質有關;在「外 」則多由於環境 或是外來邪氣 (中醫六淫病邪、過敏原、季節交換、溫濕度變化...等 )侵襲鼻竅所導致。





因此平時在生活保養上可以:

  1. 常運動 ,讓身體氣血循環好,使正氣足夠。
  2. 2️⃣在飲食上避免易過敏食物 (例如:奶蛋、海鮮、堅果、花生...等),平時可多喝溫開水,然後少吃冰及偏寒涼的食物。
  3. 3️⃣️注意身體保暖 (尤其是「脖子」和「足底」,睡覺時可以穿襪子睡)
  4. ️出門戴口罩、床被單常換洗、對寵物過敏者少接觸寵物...等來避免接觸過敏原 。另外,可使用除濕機及空氣清淨機️來消除塵蹣、控制濕度。
  5. 雙手搓熱,做鼻部健康操 ,例如:迎香 鼻通 ...等穴位按摩。

個人介紹



李侑昕中醫師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一位被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所吸引且同時兼具現代醫學知識的中醫師。

傳統不代表守舊或是落伍,而現代醫學知識也有許多值得我們中醫學習和借鏡的地方,其實醫學並不需要分中醫還是西醫,只要是對病人好就是一門好的醫學。

在這裡我會秉持自己的專業和熱忱,撰寫或是分享一些醫療健康資訊,以便讓大家對於中醫藥有更正確地認識及了解~

學經歷


太平達春中醫診所 醫師(現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師
台中榮民總醫院 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臺北醫學大學藥學士


主治項目
  • 內科 : 感冒、咳嗽、頭痛、眩暈、乾眼症、耳鳴、掉髮(圓禿、雄性禿...)、皮膚病(青春痘、濕疹、蕁麻疹...)、心悸、失眠、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肝膽腸胃疾病(胃食道逆流、腸胃炎、肝炎、便秘、腹瀉、痔瘡...)
  • 婦兒科 : 月經不調、帶下病、痛經、不孕、懷孕及產後調理、更年期障礙、鼻過敏、小兒轉骨發育問題、性早熟...
  • 針傷科 : 手足扭挫傷、<肩、頸、腰、背>疼痛、坐骨神經痛、落枕、媽媽手、網球肘、運動傷害、退化性關節炎...

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頭痛"痛起來要人命!!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西遊記吧~應該也有看到孫悟空頭上戴的緊箍咒常常讓他痛不欲生;而不只孫悟空,其實很多人都有被頭痛困擾的經驗,以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頭痛可分成「原發性頭痛」及「續發性頭痛」兩大類。

  • 原發性頭痛」,即沒有其他致病原因的頭痛,包括偏頭痛、緊縮型頭痛、叢發性頭痛…等等。
  • 續發性頭痛」則是續發於其他疾病造成的頭痛,例如因頭頸部外傷、顱頸部血管疾患、藥物戒斷、感染、體內電解質失衡、精神疾患…等因素所造成之頭痛。

不過絕大部分的頭痛(八成以上)還是以
壓力 姿勢不良  或 肌肉緊張  所造成的居多。

中醫對於頭痛的治療策略,則是:
  1. 先分辨是「外感」還是「內傷
  2. 次辨寒熱(寒熱又有可能有寒熱錯雜的情形)
  3. 再辨虛實(又有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的可能發生)
  4. 定位(依經絡循行走向)加入引經藥
  5. 體質辨證(臟腑、氣血…)
  6. 針對其他兼證再用藥加減,以便加強療效。

最後,整理一些預防頭痛的小撇步給大家






減重二三事


  • 病人問:

請問李醫師啊!我每天都只有吃兩餐,可是為什麼這一年內體重卻還是如搭電梯般地直線上升呢?

  • 李醫師答:

首先,我們要先找出讓體重增加的可能原因,不論是錯誤的飲食及作息,或是日常生活中過度的壓力、缺乏運動等等

雖然只吃兩餐看似少掉一餐的分量,但常常我們卻在一餐當中攝取過多的熱量,如果加上還有吃零食或是消夜的習慣,更導致攝取過量而不自知!!!

其實,減重有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就是必須先認知到要的是「脂肪」而非「肌肉」!!!



因此「每日熱量攝取控制   」以及「吃足夠蛋白質   」就變得很重要。當我們攝取的熱量超出一天所需時,多餘的熱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做貯存

另外,在減重期間,當我們身體處在能量不足的狀態時,最先使用到的會是「蛋白質」。此時若未適當補充蛋白質,也沒有持續鍛鍊肌肉的話,是非常容易造成原本的「肌肉」流失,導致沒減到肥反而減到肌肉------>只有一個"   "

最後,建議大家減重時 不要斤斤計較早晚的體重變化   ,因為當喝入較多的水分或是運動後大量脫水等情況,皆有可能使得人一天的體重變化高達二至三公斤

高血壓漫談!!!


  • 你/妳知道「高血壓」不是病,其實是一種身體自我警訊嗎?
  • 它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身體某處正在「缺氧」?


當我們以現代醫學來看高血壓,它其實是一種身體正常運作的回饋代償機制。怎麼說呢?


一旦我們身體末端(包含臟腑器官)的血管壓力不夠時,會造成組織和細胞群缺血、缺氧,而此時「血壓升高」的目的是在保證該部位能獲得足夠的 血液灌流量,以便獲得足夠的氧氣及養分,使臟器能正常代謝運作而不會損壞,所以高血壓其實是一種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


此外,高血壓主要源頭因素:包含了"心臟輸出力(馬力)不足"及"血管淤積"。所以一個好的心臟必須是有 較低的心跳速率 及 強大的收縮力 所構成。



我們中醫在治療高血壓上,是透由「根本」去處理,並非只是看到局部的「標症」來見招拆招(見高血壓而降血壓)。

而這個"本"有可能是病人體內心肺氣虛、心陽虛或心陰虛、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氣滯血瘀、痰濕、外感餘邪…等因素造成的,這時候就需要透過專業的中醫師來「辨證論治」了。

你知道咖啡可以是藥?也可以是毒嗎?


咖啡,雖然古代本草文獻無確切記載,但用中醫的性味分類,屬性偏溫且略帶苦酸味,歸經上可將其歸類於 (可提神醒腦,治精神萎靡)及胃經 (可健胃消食,治小兒積食)。

在現代醫學方面,咖啡中的「咖啡因 可以刺激大腦皮質,消除睡意,達到提神的作用,也可提升感覺及思考能力,使思慮更清晰。同時具有強心以及擴張腎臟血管、利尿等作用。

然而在某些研究顯示,如果每天喝太多咖啡(六杯以上),可能導致上癮且對咖啡的敏感性會下降,喝了不但沒有提神效果,反而會造成過度亢奮、失眠、心悸,形成惡性循環。

其中,又以中醫所謂的「陰虛」體質(長期熬夜、作息不正常、壓力太大、口乾舌燥)以及「濕熱」體質(容易長痘痘、胃酸過多)的人最不適合喝咖啡了。喝多了不僅沒有提到神,反而容易上火,火氣傷陰造成便祕、口乾舌燥、眼睛痠澀、青春痘等症狀加重。


[總結]
♥️♥️♥️中醫觀點:提神醒腦、健胃消食 
💙💙💙西醫觀點:興奮提神、強心、擴張血管、利尿
😱😱😱缺點:易上火、心悸、失眠、口乾舌燥、情緒焦躁亢奮…

因此,必須把咖啡視同藥物,需與一般藥物間隔至少一小時以上服用,且一天內也不建議喝太多。若非得要喝的話,可選擇咖啡因含量較少的咖啡,稍稍品嚐一點香味即可,千萬不要喝到過量成癮啦。

中秋該如何聰明吃「柚子」!!

中秋節即將到來,相信大家都會吃柚子來應景XD 那你知道柚子該如何吃?如何吃讓身體輕鬆且零負擔? 以中醫角度來看,柚子 味甘酸、性寒 , 具有 理氣化痰、潤肺清腸、生津止渴、健脾開胃消食、解酒除煩 ...等功效。 好處: 1. 膳食纖維 可以助消化,當我們...